阿根廷探戈 CORAZÓN TANGO
  • Gustavo | Catarina
    • Catarina專訪
    • 探戈演出|Gustavo Catarina
  • 一對一體驗課程
  • NEWS探戈課程
  • 師資培訓
    • TT-07 音樂文化講座(I)
    • TT-06 Boleo(I)
    • TT-05 Dance in Milonga
    • TT-04 Planeo & Enrosque
  • 教師|課表|費用
  • 課程&演出影片
    • 探戈專欄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探戈之心舞團
  • 公益紀錄
  • 探戈舞鞋
  • 聯繫Contact

【Trevor探戈專欄-01】 探戈音樂巨擘-Astor Piazzolla 皮亞佐拉

8/5/2016

0 評論

 
PicturePiazzolla現場演奏手風琴
  學音樂、聽古典樂,以及學習阿根廷探戈的朋友們,幾乎都聽過皮亞佐拉這位出生於阿根廷的音樂家的名字。 皮亞佐拉的一生,實為激勵人心又勵志的故事。他的人生路途,並非一帆風順。寫了大半輩子的音樂,直到四十九歲才真正擁有第一首暢銷單曲,過了五十六歲,音樂生涯才邁入收割期,開起往後十年的黃金歲月。在最不濟的時刻,甚至需要老家的金援才能勉強度日。
  我們自本月起,陸續分享皮亞佐拉的諸多小故事,讓大家從這些故事當中,更加認識皮亞佐拉這位當代重量級的音樂家。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「皮亞佐拉,改變他生命的人與音樂」 皮亞佐拉曾說,他一生最重要的音樂老師有三位:金納斯特拉(Alberto Ginastera, 1916~1983)、布蘭潔(Nadia Boulanger, 1887~1979)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(Buenos Aires)。 其實皮亞佐拉的父親,也是改變皮亞佐拉生命關鍵人之一。因為沒有他,我們真的就聽不到皮亞 佐拉諸多的動人創作。

Piazzolla 與 父母Piazzolla與他的父母
  皮亞佐拉雖然出生於阿根廷,但在他小時候全家遷移至紐約。八歲生日那天,他父親送他一部二手的手風琴當生日禮物,之後開始學習演奏手風琴;父親每天從理髮院下班後,最愛聽Julio De Caro跟Carlos Gardel兩位音樂家的探戈唱片,這些都對他後來接觸探戈有潛移默化作用;十四歲那年,要不是他父親因為他年紀尚小,婉拒探戈歌王Carlos Gardel邀請隨團巡迴演出的請求,他早就空難逝世;如果沒有父親的金援,他也無法度過音樂創作生涯最困頓的歲月。 音樂分享:皮亞佐拉為懷念父親所創作的曲子《再見,父親》(Adiós Nonino) 1950年代晚期,皮亞佐拉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,決定效法當年同樣移民美國紐約的父親,全家遷移紐約。然而,他在紐約的發展並不如意,還需要父親的救濟。1959年,為了生活,皮亞佐拉跟隨探戈舞團前往波多黎各演出,接到父親意外驟逝的消息,手無分文的他無法奔喪,回到紐約後,百感交集下,譜寫了這首《再見,父親》,紀念自己的父親。

Picture左Anibal Troilo|右Astro Piazzolla
音樂分享:皮亞佐拉在Aníbal Troilo樂團工作期間,為樂團編曲探戈舞曲的音樂《Inspiración》 1940年代,大鋼琴家魯賓斯坦旅居阿根廷,於是皮亞佐拉決定創作一首鋼琴協奏曲題獻給魯賓斯坦。魯賓斯坦聽了曲子,看了樂譜之後,問他想不想好好學習音樂?在皮亞佐拉表達學習的意願後,魯賓斯坦介紹了一位音樂老師給他,但對方表明無法擔任他的音樂老師,於是對方便另外介紹他的同事金納斯特拉,最後金納斯特拉成為他的音樂老師。
​
   金納斯特拉認為音樂是門多元化的藝術,需要廣泛地學習,這觀念影響了皮亞佐拉,於是皮亞佐拉開始大量閱讀文學作品。雖然後來皮亞佐拉表示,他還是偏愛讀詩,因為句子短,適合急性子的他,可是跟隨金納斯特拉學習音樂的過程,開拓了學習的視野。 那段期間,皮亞佐拉晚上要工作,隨著探戈樂團在夜總會演奏探戈舞曲,然後每週有兩天的早上時間,要跟金納斯特拉學習古典樂的作曲與創作技巧、每週六早上要另外觀摩管弦樂團的排練情況,再加上當時新婚不久,還有照顧家庭的責任。在這段長達五、六年的學習生涯裡,皮亞佐拉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僅僅數小時,為的都是實踐他對岳父的承諾:「總有一天,我會離開夜生活的工作,創作音樂,指揮交響樂團。」

  1950年代初,金納斯特拉鼓勵皮亞佐拉去參加作曲比賽,皮亞佐拉以一組三首的小交響曲「阿根廷」勇奪首獎,因而獲得一筆獎學金留學法國,師從布蘭潔女士(Nadia Boulanger, 1887~1979),繼續學習音樂。 皮亞佐拉樂團的團員回憶:「皮亞佐拉不時會跟他們提起那段跟布蘭潔女士學習音樂的歲月,改變了他的一生。她甚至就像他的第二個母親。」 這對師生初相見時,布蘭潔請皮亞佐拉演奏自己創作的音樂。當她得知皮亞佐拉來自阿根廷,不但會演奏手風琴,也曾創作過探戈音樂,於是再請他演奏自己創作的探戈音樂。 皮亞佐拉回憶:「那時布蘭潔老師說他創作的古典音樂雖然不錯,但卻都是別人的影子,不見自我的風格;可是他譜寫的探戈音樂,卻擁有自己真誠的靈魂。因此,老師鼓勵他要往創作探戈音樂的道路前進。恩師如此的勉勵,讓他決定將過去所學的古典樂作曲技巧,融入探戈音樂的創作。」 因為有了布蘭潔女士的慧眼識英雄,所以我們如今才有機會聽見皮亞佐拉創作的探戈音樂。
音樂分享:皮亞佐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,《Liber Tango》 皮亞佐拉自巴黎學成歸國後,便投入振興探戈音樂的事業裡。度過低潮不順遂的五十年代末期、走過名聲日漸奠定的六十年代,到了七十年代初期,皮亞佐拉決定移居義大利調養心臟病發之後的身體,在新天地環境的刺激之下,皮亞佐拉寫下他當時率先收服歐洲樂迷的心,如今更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《Liber Tango》。
音樂分享:Elvino Vardaro探戈六重奏錄音《Tigre Viejo》 當年皮亞佐拉的父親,再度將全家遷回阿根廷之後,正逢青少年時期的皮亞佐拉,處於人生關鍵期。因為朋友都在紐約,回到阿根廷的日子,並沒有讓皮亞佐拉感到開心。縱使父母鼓勵他去學會計,他也興趣缺缺。直到有天,他聽見Elvino Vardaro探戈六重奏的錄音,被Elvino Vardaro的琴聲,以及樂團的合聲給深深吸引,他明白這是他接下來想要走的道路-探戈,於是他動身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,踏上為探戈而演奏創作的道路。
  十九世紀的歐洲移民潮,加上當年阿根廷的獎勵移民政策,使得大量歐洲人移民至阿根廷重新開始。那時阿根廷男女人口比例嚴重失衡,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妓院曾高達三百家。當年被賣至南美洲為奴工的非洲後裔、來自古巴的水手們、義大利與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們、當年西班牙統治阿根廷,與當地印第安人混血產下的後代,所謂的牛仔(Gaucho),這群人投入當時阿根廷的建國基礎工程-開墾農地、興建鐵路、貿易貨運運輸,居住在城市港口邊(La Boca)的大通舖。在異鄉每個寂寞失意的夜裡,在青樓等待服務的時間,大夥拿起手中的樂器哼哼唱唱,隨著歌曲即興舞動身體。探戈,就在這樣的環境下,悄然萌芽。
  探戈,或許可說是一部外來移民的辛酸血淚史,融入了移民們面對生活不盡人意的感概、對於日常生活與周遭環境的感觸、男女之間情愛的糾葛,逐漸成為阿根廷人生活裡的一部分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在2009年將阿根廷探戈列入人類無形的文化遺產。 皮亞佐拉的青年時期,就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座充滿了探戈風情的城市度過,他也在這座城市裡,開展了他之後波瀾壯闊的創作音樂之路。
Trevor Wong July 2016

Picture


​小編簡歷:
​Trevor學習阿根廷探戈已有五年半的時間,擔任阿根廷探戈舞會DJ也有五年的資歷。近年更受邀至東京、北京、大阪探戈節擔任客席DJ,同時也擔任探戈音樂文化講座講師。 除此之外,也愛好聆樂,古典與爵士樂齡都超過二十年。
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
  • Gustavo | Catarina
    • Catarina專訪
    • 探戈演出|Gustavo Catarina
  • 一對一體驗課程
  • NEWS探戈課程
  • 師資培訓
    • TT-07 音樂文化講座(I)
    • TT-06 Boleo(I)
    • TT-05 Dance in Milonga
    • TT-04 Planeo & Enrosque
  • 教師|課表|費用
  • 課程&演出影片
    • 探戈專欄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探戈之心舞團
  • 公益紀錄
  • 探戈舞鞋
  • 聯繫Contact